
本轮疫情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冲锋陷阵,勇敢逆行,而作为普通人,他们也需要关心关爱。今天(5月28日),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市医院协会主办,上海市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共同承办的疫情防控下医务人员心理关爱研讨会上,“员工关爱”成为热词。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兴鹏在高度点赞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的同时谈到,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和以医院为主体的员工职业心理关爱同等重要。他说,不仅医务人员需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全社会都需要关心和关爱他们,为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归属感和满意度提供有力保障。
上海市医院协会精神卫生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敏表示,当前要密切关注医护人员的家庭和工作困难,关注员工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员工关爱计划,积极采用多途径、多渠道为医务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和“早筛查、早识别、早干预”的心理干预机制。
主旨演讲环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耘介绍了《新冠疫情下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员工关爱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副书记俞郁萍分享了《新冠疫情期间多措并举做好医务人员关爱工作》。与会专家介绍了党建引领,以人为本,多维度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的具体做法、典型案例,强调多措并举,确保员工逆行无忧。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陈俊分享了《疫情期间不同人群心理问题识别及应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讲解了《疫情下的压力管理》。

专家表示,面对应激事件,应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疫情下的情绪和身体是联动的,人们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睡眠障碍、躯体化症状等表现。当下,医务人员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压力,更容易感到焦虑、无助。所以每个人都要了解和会识别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压力的表现和信号,并开展积极的心理管理。
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也是全民健康促进的排头兵和践行者。精神卫生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邵阳称,医务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促进,关系到全民心理健康体系的建设。在疫情新形势下,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员工关爱尤其是心理关爱为医疗卫生队伍的茁壮成长和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研讨会讨论环节中,上海市医院协会副会长徐一峰邀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一级巡视员郑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秦净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就“疫情下如何关爱医务人员”为主题展开探讨。专家认为,关爱医务人员的工作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和医院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对医院管理者来讲,需要好好思考如何舒缓员工心理压力,既要统一医务人员的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又要务必把关爱服务做到位,把鼓励和信任与管理相结合,让医务人员真实地体会到“关心、关爱和呵护”。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方秉华表示,论坛在大上海保卫战的关键时期举办,具有重要意义。论坛既是对既往工作的回顾,也为未来做好医务人员心理关爱,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过疫情洗礼,本市医疗队伍的核心作用将发挥更大,医务人员的心理将得到成长。拥有了强大的心理状态,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者才能产生更为巨大的力量,也才能呵护城市的每位市民。
研讨会透露,下周一开始,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将主办“美丽人生从心开始”的系列项目课程培训,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领衔主讲,内容涵盖心理学的科普知识、心理危机的自助、他助途径等,更结合了放松、正念等心理治疗的沉浸式体验,引导医务人员关注心理健康,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技巧,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作者:唐闻佳 乔颖
编辑:姜澎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