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门子医疗中国近日发布全新“国智创新”本土化战略,宣布将通过“推动实现全产品线国产化”“基于中国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入创新研发”“推进本土业务模式升级”三个维度,以一家“中国公司”身份,深度参与“健康中国”的建设。
步履提速,基于中国需求深入推进创新研发
为满足中国客户与患者多元化需求,西门子医疗将逐步推进实现全产品线的本土化生产,助力本土产业链转型升级。据悉,新的高端3T磁共振系统MAGNETOM Vida和MAGNETOM Lumina、高端旗舰超声系统ACUSON Sequoia Silver已陆续实现本土生产。今年下半年,西门子医疗中国还将为中国市场带来新一代双源CT、5G磁共振等重磅新品。此外,备受瞩目的西门子医疗上海实验室诊断工厂预计将于2022年底正式落成,届时将成为西门子医疗在亚太地区的首家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基地,其研发中心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过程中。
创新研发领域,西门子医疗将采取“并驾齐驱”的创新模式。一方面,加速全球领先技术在中国落地,让中国患者能更早受益。就在6月8日,西门子医疗7T磁共振MAGNETOM Terra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准入,成为目前全球唯一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CE标志和NMPA准入的超高场设备。此外,Corindus途灵新一代介入手术机器人已于2021年7月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有望让零射线介入手术精准操作落地中国成为现实。今年2月,NAEOTOM Alpha(光子计数CT)正式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将进一步加速在中国的上市进程。
另一方面,西门子医疗还将不断开拓本土创新。依托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打造的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等规划正有序推进。今年,瓦里安全球创新中心也将在北京正式启用,通过建立整合的癌症诊疗平台和企业联盟,发力癌症早筛早诊早治,联合国内产业界伙伴打造一个“无惧癌症”的世界。这也是自2021年4月瓦里安正式加入西门子医疗后,在国内的重要投资项目之一。
看好中国,推动本土业务模式升级
西门子医疗表示,将积极配合《“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五大目标,力争以“中国速度”完成本土业务模式创新。
扎根中国的三十年也是西门子医疗不断推动本土化进程的三十年。今年,西门子医疗上海和深圳基地将分别迎来其创建30周年和20周年纪念日。自20世纪90年代起,西门子医疗逐步建立了上海、深圳、无锡三大研发与生产基地。随着去年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的建立,瓦里安北京、杭州两大生产基地的加入,形成了生产与研发并重的强劲本土布局。在中国,西门子医疗始终坚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不仅积极与本土初创企业、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针对临床实际需求的科研合作,同时也依托客户服务团队及西影力学院平台,实现了与中国医疗大健康行业的共同发展。
“西门子医疗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飞速发展的进程。全新本土化战略的提出,也是西门子医疗进一步融入中国新发展格局、实现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的重大举措。”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表示。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