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6月3日)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这两天疫情多点零星散发,上海市民担心会不会再有大规模反弹,对此有什么应对措施?
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介绍,近期,本市静安、浦东、黄浦、徐汇、宝山等区陆续有社会面阳性感染者的报告,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我们仍需时刻保持警醒,全市疫情防控队伍枕戈待旦,毫不松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坚持局部应急处置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结合,强化发现、处突、管控和自我健康管理“四个机制”。
一是完善便捷灵敏的发现机制。
立足早发现,建立健全“核酸+抗原”“场所码+数字哨兵”“发热门诊+药店”的综合监测体系,构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可疑苗子事件。
二是优化及时高效的处突(处置突发事件)机制。
市区两级指挥体系始终保持应急状态,强化“三公(工)”协同联动,落实“2+4+24”要求, 即流调队伍2小时内抵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调核心信息,24小时内初步查清基本情况并完成流调报告,以快制快,做好局部疫情处置。
三是建立动态调整管控机制。
逐步实现由应急处置状态下的区域管控,转向常态化防控状态下的分级分类管理,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是推动形成自觉自律的自我健康管理机制。
上海疫情防控所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当前“降新增、防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希望大家仍要不松懈、不放松,牢记“三件套、五还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重点注意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集、不扎堆;规范佩戴口罩,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自觉遵守核酸检测、扫场所码、测温等各项防疫规定,共同筑牢织密上海疫情防控的有效屏障。
作者:王星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